2010年1月10日 星期日

中國歷史朝代簡表 ( 商代至清代 )

中國歷史朝代簡表 ( 商代至清代 )

開基君主

傳位之數

國祚(年)

建都(先/後)

1766-1122

()

30

644

/

河南商邱 / 河南安陽

1122-771[1][WONG1]

西周

武王姬發

12

352

陝西西安

770-256[2]

東周

平王宜臼

23

515

洛邑

河南洛陽

221-207[3]

秦始王嬴政

3

15

咸陽

陝西咸陽

202-公元8

西漢

高祖劉邦

12

210

長安

陝西西安

9-23 [4]

王莽

1

15

長安

陝西西安

25-220

東漢

光武帝劉秀

12

196

洛陽

河南洛陽

220-265

文帝曹丕

5

46

洛陽

河南洛陽

221-263

昭烈帝劉備

2

43

成都

四川成都

229-280

大帝孫權

4

52

建業

江蘇南京

265-317

西晉

武帝司馬炎

4

53

洛陽

河南洛陽

317-420[5]

東晉

元帝司馬睿

11

104

建康

江蘇南京

420-479

武帝劉裕

8

60

建康

江蘇南京

479-502

高祖蕭道成

7

24

建康

江蘇南京

502-557

帝蕭衍

4

56

建康

江蘇南京

557-589

武帝陳霸先

5

33

建康

江蘇南京

386-535

北朝

北魏

道武帝拓跋

11

150

平城 / 洛陽

山西大同縣東/河南洛陽

534-550

東魏

孝靜帝元善見

1

17

河北臨漳縣西

535-557

西魏

文帝元寶

3

23

長安

陝西西安

550-577

北齊

文宣帝高洋

5

28

河北臨漳縣西

557-581

北周

閔帝宇文覺

5

25

長安

陝西西安

581-618

文帝楊堅

4

38

大興

陝西西安

618-907[6]

高祖李淵

20

290

長安

陝西西安

907-923

五代

後梁

太祖朱溫

2

17

河南開封

923-936

後唐

莊宗李

4

14

洛陽

河南洛陽

936-947

後晉

高祖石敬瑭

2

12

河南開封

947-951

後漢

高祖劉知遠

2

5

河南開封

951-960[7]

後周

太祖郭威

3

10

河南開封

960-1127

北宋

太祖趙匡胤

9

168

河南開封

1127-1279

南宋

高宗趙構

9

153

臨安

浙江杭州

1279-1368[8]

祖忽必烈

10

90

大都

河北北京

1368-1644

太祖朱元璋

16

277

金陵 / 北京

江蘇南京 / 河北北京

1644-1911[9]

太祖努爾哈赤

10

268

北京

河北北京



[1] 由於沒有明確的商周代國祚紀錄,因此本簡表只列出其中一個較為普遍的說法。

[2] 公元前256年以後的三十五年無共主

[3] 自統一六國起計。

[4] 公元23-25年為西漢更始帝(劉玄)時期,不計。

[5] 西晉亡後,出現五胡十六國與東晉並列的局面,至公元439年再由北魏統一。五胡指匈奴、鮮卑、羌、羯﹔

(據北魏崔鴻《十六國春秋》) 指的是成漢、夏、二趙(前趙、後趙) 、三秦(前秦、後秦、西秦) 、四燕(前燕、後燕

南燕、北燕) 、五涼(前涼、後涼、西涼、南涼、北涼)

[6] 公元690-705年為則天帝武執政時期,國號大周, 稱武周。

[7] 同時期,有活躍於長江流域的十國。十國指吳、南唐、吳越、楚、南漢、閩、前蜀、後蜀、荊南、北漢

[8] 自忽必烈滅宋起計。公元1271年改蒙古國號為元。

[9] 努爾哈赤 (清太祖) 於公元1616年建立大金國,史稱後金。努爾哈赤兒子愛新覺羅.皇太極於1627年即位,為金國

大汗,1636 (明崇禎九年) ,改國號為清,是為清宗,年號為天聰崇德。皇太極死,子福臨 (順治) 繼位,是為

清世祖,1644 年定都北京,明思宗於是年自縊於煤山,故將1644年作為清起始年。傳位之數由順治起計

沒有留言: